行者旅游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今天是:

行者旅游

当前位置: Home > 酒店资讯 >

分析:金融视角下的旅游共享经济该如何发展

时间:2018-02-22 来源:行者旅游 TripMaster.CN 官网:http://www.tripmaster.cn

  共享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天然契合性将逐步引导旅游产业实现社会闲置资源的跨时间和跨空间配置,推动平台金融的资源共享。

  共享经济(SharingEconomy)也称分享经济,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的“合作式消费”。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以提供家庭住宿短租服务的Airbnb和提供租赁用车服务的Uber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平台企业迅速崛起,依托其建立的共享平台可以很好地实现闲置资源(包括汽车、房屋等)的跨时间、跨空间的高效整合,形成“1+1>2”的强大合力。共享经济的“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和旅游产业的高度综合性天然契合,二者的深度融合将更好地整合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的房屋、时间、技术等闲置资源,从而创新传统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本文拟从金融视角出发,分别从资源配置、平台金融、信用经济、供应链金融四个维度分析旅游共享经济的功能和实施路径。

  1.资源配置功能

  旅游业存在明显的“潮汐式”资源需求,有着较为明显的淡旺两季,这就使得旅游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错配。在传统旅游活动中,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大多是由旅行社这个中介机构提供的,主要利用包括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游车船等在内的“专业资源”来完成,而拥有闲置房屋、闲暇时间等“碎片化资源”的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则很少能够参与这些服务活动,也难以获得稳定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旅游产品的价格,同时也造成了闲置资源的浪费。

  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跨期交换,闲置资源的价值增值实际上就是基于机会成本的资本要素价值的跨期交换,即资本要素所有者通过当期的要素共享期望获得未来要素的资本增值。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的闲置资源普遍存在时间、空间和状态上的碎片化、分散化、多样化,而旅游共享经济依托互联网共享平台能够有效整合上述资源,使这些闲置的时间、房屋、技术等得到充分利用,进而实现其价值增值。首先,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可以通过小猪短租、途家等共享住宿平台发布闲置房屋的信息,利用Feastly、Eatwith等共享餐饮平台为游客提供当地的特色美食,而游客则可以通过上述平台提前预约以享受当地居民和相关群体提供的食宿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当地闲置资源的价值增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其次,本着“居民即游客,游客即居民”的原则,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可以在伴米、鲜旅客等共享平台出租自己的闲暇时间,给游客充当业余导游,这在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的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最后,拥有驾驶技术和资格者可以通过滴滴等共享交通平台认证为车主,借助驾驶技术的共享实现闲置时间和车辆资源的价值增值。

  2.平台金融功能

  旅游共享经济通过共享平台建设将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与游客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普遍的互联、共享、评价和交流的特性,使得旅游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实现了分离,建立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生态生活空间。平台金融内生于平台经济,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通过对平台主体间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存储、调度和使用,处理平台与客户、客户与客户、平台与平台间的多种关系,进而实现收益最大化。旅游共享经济的平台金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旅游共享经济平台能够很好地协调包括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游客在内的多方主体,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和多归属性。此处所谓的正外部性,是指随着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旅游共享经济平台,一方面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可以拥有范围更广、数量更多的服务受众,另一方面游客可以享有更多样化的服务产品,从而各主体在平台的协调之下可以实现多方共赢。而多归属性指的是竞争性的旅游共享经济平台可以基于各主体的不同偏好,为不同主体提供效用最大化的多重组合选择,同时,竞争性市场也意味着供需双方之间的议价博弈能力能够更加均衡,从而能够更好地兼顾各方利益。

  第二,旅游共享经济平台能够实现各主体信息对称,优化融资结构。传统旅游业投融资具有重资产、高沉没成本、长周期的特点,无论是旅游景区的开发、保护,还是旅游酒店、餐饮和购物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都是通过商业银行的大规模、长周期的债务融资来开展,而旅游共享经济平台投融资具有轻资产、短周期、低门槛的特点,资质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可以绕开商业银行,通过共享平台筹集资金,这既可以快速解决具有“长尾”特点的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的资金需求,又可以提高股权融资比例,而基于信息对称的股权融资在完善多元化社会投融资结构的同时,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投融资成本。

  3.信用经济功能

  信用经济是共享经济的本质,能够起到保障商品和服务供需两端交易合作的作用。共享平台的建立依赖社会信用体系的信用机制、保障机制和交易规则,同时也在不断重塑社会信用。要充分发挥共享经济在旅游业中产生的“价值—共享”活跃度,离不开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和良好的信任环境营造。

  旅游产品的共享既体现在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陌生居民家中留宿,也体现在游客接受旅游目的地陌生居民提供的餐饮服务和搭乘其提供的交通工具等,无疑潜藏着一定的消费风险,但这种潜在的风险可以通过旅游共享经济平台建立的信用评价体系来化解。这种信用评价体系既包括服务供给方的资质认证、第三方的评价机制,也包含供需双方的互评体系,而信任度的高低是随着供需双方之间的博弈行为而变化的。在博弈过程中,遵守规则的主体会提升其在其他主体心目中的信任度,即服务良好的供给方会获得更高的信用,行为良好的消费者也更受供给方和共享平台青睐。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出现了多起消费者在共享单车的押金难以退回的事件,也出现了消费者违反Airbnb消费协议、恶意破坏租用房屋的事件,这对共享经济中的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挑战。根据普华永道对共享经济的调查报告,大约70%的被调查用户表示他们不会信任共享经济平台,除非有他们信任的伙伴的推荐。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旅游共享经济的信用体系,提升共享平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障多方主体的利益和安全,未来这种信用体系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进行个人信用征信,借鉴美国“5C1S”的标准化信用体系,完善对各主体的信用评价,搭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多维度信用体系,以进一步推动旅游共享经济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供应链金融功能

  旅游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涉及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多个行业,并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在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中,旅行社居于该产业供应链的中心地位,通过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根据游客需求完成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整合。而旅游共享经济能够实现旅游产业供应链的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在这一过程中,依托互联网共享平台能够减少旅游服务供需信息的搜寻、传递和交换的环节和成本,将碎片化的闲置资源供给和分散化的游客需求进行高效匹配(P2P或C2C),从而形成以共享平台而非以旅行社为中心的新型旅游产业供应链。

  从金融的角度来看,旅游共享经济能够形成“N+1+N”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其中“1”即共享平台,两端的“N”分别为供应链上游提供服务的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以及下游的游客。其中,主要的资金需求方是处于供应链上游的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他们普遍存在资金分散、信用级别低、缺乏足够信用抵押产品等问题,因而很难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而供应链金融模式依托核心共享平台,可以针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尤其可以为供应链上游的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相关群体提供综合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发挥一定的普惠金融的作用。这一新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更加注重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和信用评价机制,同时其边界将会进一步拓展,不仅着眼于共享平台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用传递,而且关注不同主体之间的金融资源共享,从而形成可持续的金融服务生态圈。

  旅游共享经济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和订单融资。在该模式下,资金需求方通过共享平台的信用评估,以稳定的应收账款和游客的服务订单作为信用背书向平台的资金供给方取得资金,即通过质押缺乏流动性的应收账款和订单换取高流动性的货币资金,从而将资金的时间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投入,这在降低融资方融资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投资方的投资风险,进而将盘活整个旅游产业生态圈的资本活力。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360搜索:分析:金融视角下的旅游共享经济该如何发展 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Google Search:分析:金融视角下的旅游共享经济该如何发展 Find more information!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