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旅游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今天是:

行者旅游

当前位置: Home > 在线旅游 >

行业洗牌继续,押宝中端酒店会是未来的致胜关键吗?

时间:2017-03-10 来源:行者旅游 TripMaster.CN 官网:http://www.tripmaster.cn

过去一年,经济型酒店出现的盈利能力尴尬、运营乏力、入住率普遍下滑等问题,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广泛热议。加上快速扩张与加盟商的矛盾不断激化等等,在舆论声中,经济型酒店俨然已经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行业。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全国饭店经营大数据也显示,酒店行业的盈利能力正在呈下滑趋势。统计显示,第四季度饭店平均房价为361.41元,同比下降了13.56元,环比下降了1.63元。第四季度饭店单房平均收益为225.21元,比2015年第四季度的228.38元降低了3.17元。

而正是由于这些问题不断的升级,加盟商与酒店集团的关系一度变得十分紧张,加盟商集体反水的事件更是屡屡见诸在媒体的报道中,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华住、格林豪泰等酒店集团出现的加盟商反水事件。

在经济大环境和入住率尚好的情况下,“你好我也好”,大家还基本能够和平相处,偶尔出现一些问题也都可以“轻松”的解决。不过处在行业的寒冬里,加之矛盾不断累积,双反围绕着“你少拿点,我多拿点”的核心诉求,就近距离开店、加盟费要不要调整、总部对门店的管理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吵,甚至是“斗争”。

另外,目前经济型酒店的物业租赁成本和用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据华美酒店集团首席知识官赵焕焱介绍,目前经济型酒店的物业租赁成本和员工工资相比十年前已经上升了3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酒店的房价并没有随着成本的上涨而得到相应的上涨,所以经济型酒店的利润空间也在不断的被压缩。

而诸多问题的集中爆发,也就使得经济型酒店集团的日子越发的“艰难”。所以,经济型酒店到底该何去何从,也成了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

行业兼并成普遍现象

酒店行业的兼并现象,在过去的2016年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从去年2月份锦江把铂涛收入囊中后,并购大战就开始在酒店业不断上演。同年4月28日,锦江股份还与维也纳酒店集团创始人兼CEO黄德满签订了协议,锦江股份最终以17.488亿元收购黄德满持有的维也纳酒店的80%的股权。

另外,2016年4月首旅酒店集团还以71.78亿元的价格,从如家酒店集团非主要股东手中收购了65.13%股权,并实现如家酒店集团从纳斯达克退市。交易完成后,如家酒店集团成为首旅酒店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至此,首旅酒店集团一跃成为国内的第二大酒店集团。

而陆陆续续的大的酒店兼并事件,在过去的一年,国内共发生了十多起。不仅如此,国际上也发生了酒店集团互相兼并的事件,例如,2016年6月万豪国际以136亿美元的价格击败安邦保险,成功收购喜达屋;海航集团先后收购了卡尔森酒店集团100%的股权和希尔顿酒店25%的股权;红狮酒店集团在去年9月也宣布完成了对Vantage酒店的收购等等。

进入2017年兼并的步伐似乎也没有停止的迹象,2月27日华住酒店集团对外声称,用36.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全资买下了桔子水晶。次日,华大酒店也对外公布称,斥资8.58亿港元收购Hotel Georgia(乔治亚酒店)100%股权。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理解的话题。酒店集团通过兼并来扩充自己的规模和实力,也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规模就意味着垄断,而只有实现了垄断,利润则才能不断的涌入。

另外,想提升酒店集团的管理水平和弥补自身的不足,以及谋求借壳上市等等,都会引发行业的兼并等。当然,酒店业的兼并事件并没有到此终结,未来还或将有更多的兼并事件会出现。

中端酒店会是未来的致胜关键吗

易于复制的标准化模式,是经济型酒店得以迅速扩充的关键。不过,当所有的经济型酒店集团所采取的模式都相近时,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区分度则也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当前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客栈等更是受到了市场的推崇,都在不断的促使经济型酒店改造升级。

那么,中端酒店在市场上的表现究竟如何呢?从首旅酒店披露的半年报来看,2016年二季度,如家酒店集团所有酒店的RevPAR同比增幅为3.6%,而中高端酒店和颐、如家精选品牌同比却分别增长了14.3%和34.8%。

另外,此前尚美生活集团董事长马英尧在接受相关媒体的采访时也曾表示,“一二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已经没有多少机会了。所以我们现在是两个策略,一是四五六线城市继续深耕做经济型酒店,因为我们认为经济型酒店还是可以在四五六线城市继续向前发展。那么在一二线城市,则依然是中档酒店的天下。”

不仅如此,尚美生活集团还推出了多个中端酒店品牌,这也都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首旅酒店集团总经理孙坚也认为,“未来中端酒店一定会多样化,未来要发展5000家酒店,最起码10到15个品牌,每个品牌200到300家的规模,因为人群本身就在个性化,所以它需要一些差别。”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多品牌策略事实上是酒店集团,对市场上的不规整、较小的物业实行的新的吸纳方式,同时这也是酒店集团扩充规模的一种方式。在经济型酒店时代,规模是制胜的关键,而在中端酒店时代扩充规模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确保不规整、较小的物业被中端酒店吸纳后,还能获取收益,这也成为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而从目前来看,市场上并没有较好的融合方法,所以众多业内人士对此也深有疑问。

在酒店业沉浸多年的刘畅就告诉笔者,“多品牌对待小规模物业,我认为最多是扬汤止沸。这种做法的根本原因是,酒店集团想保住酒店数量规模,多品牌代来的品牌无差异化是很致命的。”

显然,无论是经济型酒店还是中端酒店,竞争的核心仍然是差异化。而差异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没有那么简单,而这也成为考验酒店集团的关键。虽然各大经济型酒店集团都在重点发力中端酒店,但现在要说就是决胜的关键,显然还为时尚早,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360搜索:行业洗牌继续,押宝中端酒店会是未来的致胜关键吗? 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Google Search:行业洗牌继续,押宝中端酒店会是未来的致胜关键吗? Find more information!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