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旅游 - 旅游产业链的新视角!今天是:

行者旅游

当前位置: Home > 在线旅游 >

马牧青:旅游景区“以人为本”的三重境界

时间:2016-09-09 来源:行者旅游 TripMaster.CN 官网:http://www.tripmaster.cn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中”服务”两字提得极好,可以理解为,以人为本的践行方式是服务,而非管理。但当下很多单位所谓的“以人为本”宗旨,大都偏重了管理。令人高兴的是,旅游管理部门对于景区审定标准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在侧重管理之外,大幅度地涉及了为旅游者服务。 

“以人为本”的第一重境界:大众化的标准服务 

2009年2月,国家旅游局首次确定,在旅游区启动5A最高级别评定,以推选出一批质量过硬、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在国内真正成为标杆的旅游精品景区。

《国家A级景区审定标准》在旅游交通、游览安全、旅游购物、景区卫生、邮电服务、经营管理、游客满意率、资源和环境保护等12个方面,对旅游景区都提出了严格要求,而贯穿整个评定标准的是“更注重景区的人性化和细节化”,也就是“以人为本”理念。这集中反映在评定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的1000分的硬性标准,以及评定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的100分的调查表上。

正在修订中的新《国家A级景区审定标准》细则二《设施与服务质量评分细则》,一如既往地强化了景区“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具体体现在: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可进入性,游客容量与承载量,高峰期停车场及生态化设计;合理的游线布局与交通工具和休憩设施;特色步道,尤其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游客中心的设施齐全,优良的咨询服务;完备的标识系统;安全卫生;以及综合服务、特色文化与信息化;等等。

对于这些“以人为本”举措,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资源与环境保护”条款中,提到的“优良的环境氛围和生态化”要求。我认为,这种注重于环境和生态的“以人为本”“理念,才是旅游景区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旅游者所推崇和孜孜以求的。

但是,目前景区这种“以人为本”宗旨下的“标准”,只是一种服务层面的东西,而且还基本指的是硬件设施。这种服务标准,一是没有真正上升到软性的精神服务层面;二是大多流于大众化服务,没有个体针对性,是生硬的、标准式的和规范化的。这种浮于表面的服务,充其量只是旅游景区“以人为本”体现的第一境界。

细究起来,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在很大程度上是旅游产品的属性所决定的,是传统观光旅游时代的产物。在休闲旅游大背景下,我们是否应该做出根本的改变?

是的,我们正在做出改变:硬件设施上的改善已经毋庸置疑;在技术手段上,旅游管理部门和很多景区在依据大数据或智慧旅游技术,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并根据旅游者需求,设定和推荐相关信息,以并满足他们的需求。但这仅仅是一种服务方式和手段,这种过于技术化和程序化的服务,不会让人感觉到真实、温暖和贴心。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在细节和精神层面做出切实的改变呢? 

“以人为本”的第二重境界:小众化的特色体验 

新修订的细则一《资源质量与市场影响评分细则》着重强调了人本性原则:“以游客喜欢和满意为最高标准,更加注重客源市场的旅游消费需求”,亦即突出综合消费功能,并特别强化主题特色魅力。这也是“以人为本”宗旨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无疑对景区完善升级具有指导意义。

但是,我们可以从更高层面来理解人本性原则,即:“以人为本”应上升到面对不同旅游者群体或者单体的个性化服务,这种标准化的服务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个体性差异。

休闲旅游市场下,由于旅游者及旅游服务的多变性、灵活性和差异性特点,标准化服务的弊端已经渐渐显露,一种以不同旅游者群体或单体为中心的、新型的、个性化服务模式随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尊重个性,诸如我们常说的异质化景区、特色化产品、差异化市场之类的概念或顶层设计,才会落到实处。这样的“以人为本”是更高一个层级的人性化和细节化,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第二重境界。

所谓个性化,不仅仅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关键是看得见、摸得着、玩得嗨、游得愉悦的体验型产品。在市场定位上,要区分不同市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乃至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旅游者。

这种境界下的旅游景区产品,一定是精神层面的,对不同旅游者,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影响,从而使“以人为本”的宗旨,相对于观光旅游市场,有一个实质性的回归,甚至是根本性的升华。这恰恰是旅游者所需要的,是与旅游资源所要求的唯一性、旅游产品所要求的特色型、旅游市场所要求的主题性相一致的。

高端旅游定制是个性化旅游的一个典型化设计,也是“以人为本”第二重境界的一种产品组合方式。作为时下国外非常流行的旅游方式,主要根据旅游者的需求,以旅游者为主导,从路线、方式和服务着手,为客户量身打造的具有特定个人专属风格的旅游,提供的是一种个性化、专属化、一对一式的高品质服务,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

当下旅游市场中,团队游客的式微、自驾车游的盛行,以及主题旅游线路的大量出现,为定制旅游产品创造了无限的可能和市场空间。在这种市场情势下,小众化、个性化、高端化、定制化的体验式产品,才是旅游者所喜欢、市场所需要的。与之相比,“以人为本”层面下的第一重境界——大众化的标准服务,显然是滞后的。 

“以人为本”的第三重境界:天人合一的旅游产品体验 

休闲旅游的诉求是怡情养性,其最后的落脚点终归是精神层面的,包括:舒适感、快乐感、亲近自然的指数,等等,这种精神体悟或来自自然,或来自文化,或合二为一。而这种境界和感受绝不会是大众标准化的第一重境界和个性体验化的第二重境界所能满足的了的。下面,我从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态和文化是休闲旅游的两翼

与休闲旅游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两个旅游概念和形态:一个是生态旅游,另一个是文化旅游。生态和文化就像休闲旅游的两翼,在内容和形式上构成了两个强有力的支撑。

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吸引物的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而进行的生态体验,目的是获得心身愉悦。文化旅游则是旅游者对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会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

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互为依托,又有内在联系,且有异曲同工之效,都突出了休闲旅游给旅游者身心愉悦这一目的,这是一种源于自然、贴近自然、超乎自然的精神感受。

这就引申出我们本文要着重阐述的、休闲旅游的一个核心理念——天人合一。这也是我所提出的旅游景区“以人为本”的第三重境界——天人合一的旅游产品体验。要义是:为自然服务,也就是为我们人类自己服务,更是为旅游者服务,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以人为本”。

二、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的内在联系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有天然的联系,两者在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和趋同关系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较好地融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本”在哲学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事物的“根本”,另一种是世界的“本源”,“以人为本”的原始概念说的是“根本”的本,而非“本原”的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而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理论使我们不得不从世界的“本源”说、从哲学本体论概念,去理解和践行“以人为本”。

我国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管子》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其所强调的是人贵于物,即“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在几千年的古代社会里,一直秉承民以食为天的社会理念,解决温饱问题就是最好的“以人为本”。在一个物质不太丰富的社会里,“以人为本”是不会分出几个层次的,也不会升华成几重境界的。

我们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消停了好一阵子了。但我感觉,特别适合于旅游景区发展。其所表达的“以人为本”,来源于哲学本体论,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跟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的两大内涵是高度一致的。

发展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人,为了人在更好的环境里生活。旅游开发是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与休闲环境和产品,当然不能脱离这一最基本的原则。

发展依靠什么?依靠的当然也是人。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却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变得模糊了。过去我们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转化为毁害人类自身的力量。人们在试图征服自然的同时,往往不知不觉地变成了被自然征服的对象,以致于出现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城市缺水、大气污染等诸如此类的生态问题。大家常说:有钱就任性;我也要说一句:有钱人破坏力更大,如果不端正开发思路的话。

到头来,大自然不得不向我们发出警示:征服我,就征服你们;服务我,就服务你们。对此,恩格斯早有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无法设想,在一个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不和谐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会处于“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状态?在一个生态环境极度被破坏的旅游景区内,旅游者会真正存在怡情养性的感觉?

换言之,只有认知“天人一体”,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只有充分尊重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才能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发展。

三、天人合一是古代最朴素的生态观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知,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易经》提出“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及“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这两句话,历代的解释不尽相同。清理学家李光地对前一句的解释是:对自然界的生产生活资料,不管是直接拿来所用,还是再加工制造,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对于后一句,南怀瑾先生的解释相当精准:适当干预大自然变化,而不能有过失;小心委曲地成全万物,而不能有遗漏。

《易经》的这两句话,可以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总纲。几千年来,不少哲人从各个角度阐发自己的见解。

管仲提出:山林虽广,草木虽茂,封禁开发必须遵从时令;国虽富足,金玉虽多,兴建宫室必须规定限度;水面虽阔,鱼鳖虽众,捕捞必须从严管理。

老子认为:帮助自然万物生长而不占有、不居功、不主宰,才是高尚的德行。

孟子指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不违农时(意指不以劳役、兵役之类扰农),粮食就吃不完;不用细网捕捞,鱼鳖就享不尽;不在树木生长时砍伐,木材就用不竭。

荀子一方面强调人“最为天下贵”,承认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权,一方面又强调,必须把对自然的利用和养护统一起来,节制人对自然的索取,做到“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不失其时”。

《吕氏春秋》则警告世人:“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老子的弟子文子则假托老子说:上古时期,由于“德生不杀”,人与万物和谐相处,鸟巢可随意探触,走兽可以被人拴上绳子牵着走。上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如此融洽,已不可考,但文子的描述的这个场景,我们不妨可以看作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美好愿景。

到了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集前人之大成,正式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从而诠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观念,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和谐共生的基本精神,告诫我们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人不能凌驾在自然之上。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落实到了制度、风俗和行动的层面。

四、古代国家与民间的天人合一实践

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我国古代上至皇家、下至黎民都有所体现,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存在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尽管这种思想和实践,由于战乱与贫穷而时断时续、时重时轻。

据《逸周书•大聚解》载:早在大禹时期,就有春三月不得伐木、夏三月不得撒网打鱼的禁令。

周文王时期曾颁布世界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伐崇令》,《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此外,周代还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的《野禁》和《四时之禁》。《礼记•王制》中明确规定:”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秦朝的《田律》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环境保护法律文献,有一部分专门讲述资源与环境保护,包括古代生物资源保护的所有方面,其中规定:不到夏日,不得烧草为肥,不得采摘正在发芽的植物,不准捕捉幼兽、掏取鸟卵,等等。

周至魏晋各朝代大都设置虞衡这一官职,这是掌山林川泽之官。其职责主要是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令。隋唐时期,虞衡职责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管理事务范围不断扩大,据《旧唐书》记载,虞部“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圃、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宋元以后,除元朝设有专门的虞衡司以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

这表明古代当政者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开始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量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虞衡制度及其机构基本延续至清代,可以说这一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管理做出的体制性贡献。

至于民间,保护生态的风俗更是五花八门、比比皆是。譬如:佛门的放生,就是保护动物的一种特殊形式;道教更是崇尚“山林仙居”,把“游”的精神贯注于山林之间,成为道教人士的栖居之地、修道之所。

丽江纳西族,古来有一种风俗,就是孩子从稍懂事起就被大人告知:如果你污秽水源,就必然要生病;如果你损害树木,就必然要落得肢体不全。这种看似迷信的思想,实际上是对自然界某种物质力量的图腾印记,在客观上却把一种原始朴素的生态保护思想,灌输到了一种民间民族信仰里面。

不久前,去过山西阳泉的董家寨村,这个古村落位于太行山腹地,离娘子关不远,村子坐北向南,依山傍水,悬于崖壁之上,靠南而下是颇为狭窄的条形田地,再下便是自西向东的温河水。村西头落座着清中期建成的平定县有名的王氏庄园。

这座城堡式庄园由3处院落组成,分上下两层,抛开上风上水的环境艺术和别具一格的建筑布局不说,其对于人居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堪称践行天人合一理念的典范。

下层一字儿排开18眼窑洞,乃因地制宜、因势而建;青石前墙、青石铺院和青石碹窑,乃就地取材;由于崖壁之上缺水,而温河水又汲取困难,便在下层院落砌筑大蓄水池,因此截留了崖壁上来水,且该院落上有滴水、下有水道引入蓄水池;下层主要圈养禽畜,另有蓄水池专供禽畜用水,且为洗菜、加工用水后的二次利用;这层院落还有专门的石碾、石磨等粮食加工窑洞,由于位于下方,不会惊扰上层院落的主人。

在王氏庄园,反映天人合一的建筑与设施不一而足,但最令人惊叹的是衣食住行之外的便尿处理,依我看来,在古代丝毫不次于我们当下实施的厕所革命。

其实,不只是王氏庄园,从上董家寨村到下董家寨村,几近3公里的古驿道上,由于居所全是悬于岩壁之上,空间逼仄,于是各家各户的厕所都选择建于院子之外、跨过古驿道一侧的悬崖之上,并由街道下潜修筑台阶,半隐于地下,这样,既解决了居家和来往之人方便问题,又关顾了院落和古驿道的卫生与环保。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排泄物不用人工掏挖,而从地下管道直接流入了崖壁之下的田地之中。一个小小的厕所,绿色、生态、循环的理念贯穿了个结结实实、彻头彻尾,真真正正的天人合一理念与可持续性发展。

五、国外旅游的“以人为本”生态理念

对于天人合一层面上“以人为本”的第三重境界,在我国古代沿袭已久,但在现代却实实在在地落后了。单就旅游景区讲,国外生态旅游实践着实比我们超前了一大步。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提出的,其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10年后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或解释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这种保护自然的理念和行为的终极目的,当然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类自己。

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目前,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已从原来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升级为“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

在哥斯达黎加,每年接待的国际游客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去欣赏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者。在西方发达国家,周末和节假日到大自然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过去,西方旅游者喜欢的是“3S”,即温暖的阳光(Sun)、碧蓝的大海(sea)和舒适的沙滩(Sand),而现在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和游客环境意识的增加,旅游热点早已从“3S”转“3N”,即到大自然(Nature),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怀旧(Nostalgia )情结,以及使自己在溶入天堂(Nirvana)的最高生态文化情境。

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会坚决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影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篷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自然景观的影响降至最低。

其在生态旅游管理中,则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攸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开展喜闻乐见的旅游生态保护活动,让游客在愉怡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六、美国国家公园的“以人为本”标准值得借鉴

从国际成功经验来看,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推行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管理类别体系,是国际公认的最为规范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管理体系。美国国家公园是生态旅游最忠实的践行者,其天人合一层面上的“以人为本”标准,与我国A级景区“以人为本”的标准大相径庭。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发端于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由于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并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从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内涵不完全相同,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同时,国家公园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强调统筹保护、教育、游憩和富民多种功能,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地实现双赢的国际通行管理模式。

它更强调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满足人们探索自然、观赏美景、认知历史文化、体验生态环境的需求,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使社区受益,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协调互补与良性互动。

美国利用国家公园保护国家的自然、文化和历史遗产,使公共财产得到管理,并为让后代享用而得到保护维修,成为美国最宝贵的历史遗产之一,并为日益庞大的群体提供游憩机会;同时也让全世界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了美国的壮丽风貌、自然和历史财富以及国家的历史。

国家公园模式成为美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资源与吸引游客完美结合的最佳途径。单以成立于1872年的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为例,近150年来,该公园有近9000平方公里土地,开发面积虽然仅占1%,但每年却能吸引世界各地的300万游客,带动周边地区5亿美元的经济发展,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矿业、农牧业和旅游休闲业收益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70%和30%,变为18%和82%。

目前,已有近200个国家建立了近万个国家公园,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已形成著名品牌,黄石、科罗拉多大峡谷等美国国家公园早已成为世界性性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名声鼎沸。今年7月,我国也已经开始国家公园模式试点。

美国国家公园代表了一种能够平衡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的遗产管理模式,其门槛极高,在其准入条件中,专门强调了“保留下了高度完整的具备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对破坏小的资源典型”。其设立原则是:为公众提供欣赏机会,并且保证以“不损害下一代人欣赏”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利用。

许多国家公园体系中的成员在建立时都要确认其在提供游憩机会方面的重要作用,能为公众利用和欣赏(提供服务)的潜力大小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但对于为游憩活动提供背景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本身,不单独对其游憩价值进行评估。

而我们的A级景区评审标准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单就这点来说,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对于规范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除国家公园外,《绿色环球21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对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也有启示意义。其贯穿全标准的一句话是“通向可持续旅游之路和国际生态旅游标准”。

《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将生态旅游定义为:“着重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将生态旅游产品归纳为生态旅游住宿、生态旅游形式和生态旅游景点。其生态旅游基本原则,包括:生态旅游政策、实施和工作框架,注重自然区域生态兼容的基础设施,生态可持续实践,为自然保护做贡献,造福当地社区,尊重文化及敏感性,影响最小化行为守则,等等。其旅游目的是为了欣赏和了解大自然,帮助游客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帮助生态旅游产品的经营者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尊重社会和社区价值观,致力于改善环境和生态旅游体验;并通过实施负责任的生态旅游实践标准来取得更好的商业效益。

而游客满意度只是其中一个小项。为自然服务和为游客服务,孰重孰轻,一目了然!但从长远看,为自然服务的终极目的依然是为游客服务。

七、“天人合一”理念在旅游开发管理中的指导意义

休闲旅游时代,有钱有闲有车的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一些高端、小众游客已在不遗余力地追逐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旅游环境,渴望一种放意林泉的休闲度假旅游状态,而天人合一层面上的“以人为本”的第一要义就是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和融于自然。

从市场角度说,恰恰是这部分旅游者,正在引领市场走向。今天的高端就是明天的中端,今天的小众就是明天的大众,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种观点,就目前来说,也可能是小众的、另类的,甚至是不合时宜、不合大局的,但绝对是立足长远、贴近自然、契合市场的,并为旅游者所乐于接受的。

天地自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和朋友,人与自然天生具有亲和性而非对立性。自然界不是神秘的、令人畏惧的存在,更不是我们的敌人。根据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们应该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不能逆天而行,不能违反自然规律;恰恰相反,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回响,努力去与大自然进行沟通。

这样看来,原来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了。在休闲旅游时代,“以人为本”原则要有新思维,应有一个全新的审视与完善。旅游开发本质上就是生态保护和回归自然,而绝非简单的为旅游者服务,也非单纯的小众化服务,更非生硬的标准化服务。我们应上升到天人合一的以人为本层面,开发者、管理者和旅游者共同为自然服务。

旅游景区应逐步适应休闲旅游市场需求,淡化景区概念,转型为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区,不再走景区标准化创建路子,而走非标准化、个性化、生态化开发路径。这也许是国家旅游局在新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中,进一步强化这种理念的初衷。 

大自然的山水是有灵性的,人与自然的山水具有一体性和共通性,这就是“天人合一”朴素哲学理念。正如老子所说“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唐代禅师青原惟信有关于”山水”的三句偈语,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第三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与旅游景区天人合一旅游产品体验何其相似。

山水是自然的载体,而自然是旅游的基底和归宿。现代旅游追求回归自然,旅游开发与管理应追求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发乎自然,顺乎自然,超乎自然。最终达到旅游景区“以人为本的第三重境界——天人合一旅游产品体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

由于“以人为本”是旅游景区贯穿始终的唯一宗旨,因此,我们可以说,旅游景区“以人为本”的第三重境界,实际上就是旅游区开发的最高格局。


360搜索:马牧青:旅游景区“以人为本”的三重境界 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Google Search:马牧青:旅游景区“以人为本”的三重境界 Find more information!


------分隔线----------------------------